发布时间:2025-09-30
9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电工学堂”实践培训在闵行校区能源保障楼顺利举行。后勤保障中心能源保障部副主管沈海军、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红坤等参加,30余名来自各学院的同学踊跃参与。
此次活动紧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劳动教育、科普教育、能源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有机融合。活动伊始,师生来到劳模工匠展区,通过研读劳模事迹感悟工匠精神与劳动价值。其间,胡红坤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分享一线工作经验与感悟。
随后,众人走进新揭牌的“智慧节能示范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学员们通过直观感受与互动体验,深入了解能源发展历史与前沿技术。专业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风力发电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屋顶光伏发电及地源热泵等平台的工作原理。
理论环节,沈海军老师带来安全用电专题培训,讲解电气安全事故类型、电路故障防护等常识,以及实验室电气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同时,他还专题宣讲学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安全用电能力、环保意识和对智慧能源管理的认识。
实践环节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在胡红坤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分组进行“风力发电机制作”实践。老师先讲解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原理和操作步骤,随后同学们亲自动手,使用电工实验工具完成风力发电机电路的焊接,组装小型垂直轴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实践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新能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能,更在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一台台小型风力发电机成功转动并点亮灯珠时,学员们成就感与喜悦溢于言表。
培训结束后,同学们手持自制风力发电机模型合影留念。
电工学堂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后勤保障中心牵头,在学指委(团委)指导下,联合电气工程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学生创新中心等单位协作完成,旨在通过实践性劳动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建设,创新劳动技能课实践载体,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培育新时代有为青年筑牢根基。
撰稿:沈海军
摄影:胡红坤 倪广权
部分同学课程感言:
“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安全用电的重要知识,更对交大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有了深刻理解。”
“发明创造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次课程,我们真正做到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精神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