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后勤保障中心网站!
后勤保障中心
Logistical Support Center
首页 > 新闻快报 > 正文
网上调查

新闻快报
2025年校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光伏建设调研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2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战略部署,上海市高校系统正积极构建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的低碳校园发展体系,以创新实践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6月27日,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节能环保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能专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25年校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光伏建设调研专题研讨会。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晓伟、市学校后勤协会副会长兼能专会主任蒋立峰、上海交通大学后勤保障中心主任姚奕,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校后勤能源领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后勤保障中心副主任、能专会副主任齐井刚主持。



首先,姚奕致欢迎辞,对上海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以及各高校后勤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他以交大后勤工作为例,表示要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能源相关工作。


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后勤管理科副科长尹怡楠部署光伏建设调研工作。








随后,7所高校代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光伏建设主题展开交流,分别展示了阶段性成果并坦陈实践困惑。上海交通大学后勤保障中心能源办公室副主任吕淑彬以《交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光伏建设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校园光伏项目的推进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副部长赵杭美以《学校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情况》分享了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的创新举措;华东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副处长陶峰则从制度创新切入,深度解析了《制度赋能与实践探索—华东理工大学绿色低碳校园建设路径》;上海师范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综合管理科科长吴国强着重展示了该校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方案;上海音乐学院后勤保卫处大型设备管理科员姜侃介绍了行政楼及食堂能源精细化管理项目经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陈志军以《久久为功,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为题,阐述了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办史清林从应用场景出发,汇报《校园能源绿色低碳实施及光伏建设情况》。



与会人员就校园绿色低碳转型模型建立及学校的光伏建设情况开展深入的交流讨论。


蒋立峰作为课题负责人,在推进总结中指出,研究紧扣国家能源转型需求,为此课题组双管齐下,一方面系统梳理近五年降碳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聚焦光伏技术创新应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研究成果将整理为实践指南,形成可复制的高校降碳解决方案。蒋立峰强调,当前工作仅是创新起点,后续需深化跨学科攻关并拓展成果转化。他特别感谢装备中心在平台建设中的专业支持,并勉励课题组以更高站位产出更多创新成果,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贡献高校智慧。


赵晓伟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能专会的课题工作成效,并指出上海高校在绿色低碳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光伏建设实践中仍面临现实困境,亟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针对破局路径,他提出:在上海高校开展全口径调研,系统梳理光伏建设现状、瓶颈及需求,深度挖掘应用潜力;梳理人力配置、资金保障等核心诉求形成政策建议清单,推动校园能源转型纳入政府决策框架;构建"政校研用"联动机制,以能专会为平台,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力量,强化技术攻关与数据建模,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后,他针对课题深化提出三点建议:一聚焦小切口展开深度攻关,二强化数据驱动的研究路径设计,三构建"现状—问题—对策"的全链条研究闭环,助力上海高校率先实现"应装尽装"的低碳发展目标。

作者:沈海军

摄影:王心蔚

顶部 微信二维码 底部